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热闹春节变成修罗场,影帝也要被迫让道?票房逆袭还得靠国师出马

时间:02-23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138

热闹春节变成修罗场,影帝也要被迫让道?票房逆袭还得靠国师出马

春节档收官了。战绩喜人:票房80亿,观影人次1.6亿,破了历史纪录。但对影迷来说,始终耿耿于怀。史上最热闹春节档,居然撤了一半。2月14日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宣布要在初五后退出,暂定于3月30日清明档再映。2月16日,《红毯先生》宣布“沟通失败”,但什么时候再聊呢?仍属未知。之后,其余两部动画电影也宣布撤档,这让喜气洋的春节档,瞬间变得凄凉。对此有人嘲讽:打不赢就跑,还不是要圈钱?也有人愤怒:大鱼吃小鱼,就是不公平。分析撤档潮,确实不容易。不仅因为罕见。更因为:在一片红火的数据中,我们越来越难看到真相了。所以今天。请允许Sir给这个“史上最热闹”春节档,沥一沥水。01截至大年初五。《红毯先生》和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票房均未破亿。放在总票房80亿的春节档,占比都只有1%。△ 来源:灯塔专业版很多人说,这是好片遇上了错的档期。比如《红毯先生》讲贵圈荒诞,普通观众根本“看不懂”;而《摇太阳》讲的是抗击疾病,观众不太会当作春节档首选。但题材的小众,无法解释票房的反常。因为过去的春节档,就算是再“非主流”的电影,只要口碑过得去,都不见得被挤压成这样。最早突破春节档常规调性的是2018年的《红海行动》,战争场面流血断肢,但依然票房大爆;去年春节档程耳的《无名》同样作者风格强烈,很多人也说看不懂;田晓鹏的《深海》,主角是抑郁症小女孩,同样不符合春节氛围。春节期间,《无名》《深海》的日票房,能达到《红毯》和《太阳》的5倍以上。事实上,不是《红毯》和《摇太阳》选错档期。因为对好片来说,争取春节档,并不是瞎凑热闹,而是符合市场经验的选择。那为什么过去经验,今年就失效了呢?在捷报频传的泡沫中,是时候看清真相了:首先,是影院的生存更不确定,排片更谨慎了。据《毒眸》报道,在以山东东营为例的三四线城市,《红毯先生》和《摇太阳》从大年初一开始,排片就受到了严重挤压。对小城市来说,大规模返乡的春节档,比其他任何一个档期(包括暑期、国庆)都更重要,收入占了全年三成以上。所以影院经理为了保证收益,必须把场次都让给上座率更高的电影。也就是符合节日氛围、热度已经爆棚的头部选手。所以即便不撤档,或许《红毯》和 《摇太阳》,本来就没机会出现在小城市影院。另一个关键原因。则是今年的观影人次迎来了增长天花板。观影人次1.6亿,似乎很威风,但其实跟计算方式有很大关系。春节档票房是按放假天数算的。过去的假期是从除夕到年初六,但电影都是初一才上,所以基本相当于只算了6天。今年除夕不休假,算法则是初一到初八,所以整整则多了2天。据一名小红书博主@BENIEAL计算,如果把换成年初一到初六,今年春节档的观影人次实际是1.3亿。什么水平呢?比不上2018年的1.44亿、2019年的1.31亿,和2021年的1.6亿。那也比去年好?但必须考虑客观情况:去年的电影都比较长,能排的场次比今年少了30万。△ 来源:小红书博主@BENIEAL再对比上座率,今年春节档是32%,去年为38%,2021年则是43%,几乎是逐年在下降。头部电影的讨论度太高了。高到让人误判,春节档仍是百发百中的票房灵药。但观影人次的负增长、上座率的下降,都在告诉我们:今年春节档,远不如想象中那么欣欣向荣。就像房价跌的时候,先卖不出去的总是三四线城市。同理,当春节档大盘不理想,最先被牺牲的肯定是腰部、尾部影片。2021年,《你好!李焕英》50亿,《唐探3》46亿,瓜分了春节档票房的8成,这是春节档首次出现“二八效应”。但尽管如此,奇幻动作片《刺杀小说家》、小众文艺向的《人潮汹涌》,都能达到10亿和7亿。哪怕是观影人次更低的2022年,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都能收获1.6亿。何况,《红毯先生》豆瓣6.8,宁浩、刘德华对30岁以上群体来说,仍有强大的号召力;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豆瓣7.9,虽说没有顶流,但题材也是瞄准了年轻人。当这样定位准确、口碑过硬的商业片,都会无法回本、被迫撤档。这已经说明:春节档,不灵了。这不再是躺平就能分到肉吃的档期。甚至可以说。它已经成了竞争最惨烈的修罗场。用《飞驰2》的话来说,是“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”02早在8部影片定档时,主流媒体就发文说,这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。但仔细辨认,未免言过其实。8部春节档电影,3部是动画。其中,撤档的2部动画都是中小成本,质量实在普通,受众也和《熊出没》高度重合,并不是像《深海》那样能吸引自来水、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。其余5部真人电影,虽然口碑都不错,但题材却惊人的趋同。未看见《流浪地球》《刺杀小说家》等明摆着的特效大片,都是中小体量的故事片。除了疫情爆发的2020年,这种情况过去五年都没有过。对比去年春节档。由于疫情的短暂积压,定档的7部电影,题材没有一部是重合的。《满江红》悬疑喜剧,《流浪地球2》科幻大片,《交换人生》爱情喜剧,《无名》谍战动作,《中国乒乓》真人体育。就算是动画片,都有调性和受众各有侧重的《深海》和《熊出没》。今年的春节档,可能是对题材包容度最低的一届。不再出现逆袭的黑马。因为头部影片,都是为春节档量身打造的“产品”。只要辅以不出错的营销、宣发,就不可能再有其他电影的位置。再进一步分析。今年的春节档电影,为什么都往喜剧方向宣传?《飞驰人生2》喜剧成分是比较多的;贾玲的《热辣滚烫》,虽然喜剧演员多,但其实泪点比笑点多;《红毯先生》更贴近宁浩早期作品的严肃荒诞,算不上通俗喜剧。还有《第二十条》。电影更重要的底色,是社会批判、案件改编。但这些标签,完全没有在前期宣传中出现,反而是相当保守地打出了“我爱我家”的标语。尽量包装成合家欢。但前期宣传又没有释出多少搞笑片段,反而重点渲染赵丽颖的苦情戏,导致观众没有确定的观影预期,排片和票房一直垫底。直到假期结束,凭口口相传的“现实关怀”,实现了票房逆袭,目前已反超了《热辣》和《飞驰2》,晋升日冠。如果《第二十条》在早期宣发不是主打喜剧,而是往现实批判的方向发力,那么效果?现实可能很骨感。排片说不定更虐。春节档的膨胀,伴随着电影的萎缩。大家越来越趋于去电影院消费一种和节日有关的氛围。而不是欣赏电影本身。今年跨年的《一闪一闪亮星星》推出下雪场,话题火爆。票房超过7亿。可一旦过了“时令”,还会有人关注这个电影吗?从日票房表现来看,几乎就是“两夜情”。如果说前几年,大家在看电影的热情膨胀,不满足于清一色年夜饭式的春节档,呼吁更多不同风格的电影在春节调节口味。那么现在,则又颠倒过来。或许不是需求变了,而是观众也换了一批人:变成了更关注“现实”痛点、靠短视频接收讯息、需要每五分钟一次情绪刺激的观众,成为了舆论基础。所以难怪。今天的创作者,已经高度应激。为了安全着陆。只能保守地将“喜剧”元素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藏起真正的锋利。03其实《红毯先生》去年就曾定档11月,后面改档1月,最后才下决定在春节档上。一个是因为,电影投资高达2亿,预计8亿才能回本。但去年国庆档到今年春节档之前,影院上座率都相当低迷。哪怕是《海王2》《涉过愤怒的海》这样的年度重磅,最终票房都只有3亿左右。所以《红毯先生》选择春节档,某种意义上,也是无奈之举。目前,《摇太阳》宣布将定档清明。大家都说这才合适:一个探讨死亡话题,激发生活力量的题材。这个结论看似没有问题。但过去我们对市场的期待,并不是这样。我们会批评节日档期的过度拥挤,呼吁质量过硬的影片,选择在冷门档期上映,盘活市场。就像2022年春节档。当《长津湖》作为主流大片,碾压性拿下票房冠军,而其他“凑数”的电影被挤到了边缘地带。当影院的生存愈发焦灼,好片不敢在非节日上映。贾樟柯,曾为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结构发声:这几年的电影,成功的类型过于单一。比如我们太过于依赖档期,电影作为一种便宜的、常态化的娱乐消费,以前观众可以每周看一两场,现在变成只有春节或者热门档期才会去看,这是不正常的。其实《红毯》和《摇太阳》选择在春节档上,既是为了票房,也是想给行业开个好头。宁浩说,档期是被塑造的,我不相信春节只适合合家欢,应该给观众看点不一样。韩延也说,我认为电影适合在任何一个档期上,市场应该有一些差异化。过去一年,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高达550亿。前十位没有进口片的位置。这是文化彻底自信了吗?仔细看:观众规模,对比2019年下降了近6亿,甚至比不上间歇性封控的2021年。这么大的缺口,到底是为什么呢?或许就是宁浩和韩延说的的“差异化”。对成熟导演来说,为节日档期“定制”产品不难;将投资的大部分,花在更能刺激票房的营销上,更不难。但如果我们的市场,所有人都只敢成为产品经理,只想着迎合大众嗨点、批量制造一次性消费品,而不再追求创作的开拓。那么电影的未来,又会通向何方?今年春节档,《热辣滚烫》以一骑绝尘的热度占领舆论中心。这当然是宣发的成功,也是贾玲的个人魅力。但让Sir感到危险的是:当回到电影,我们的评论空间,怎么越来越小。电影创作者不自由。他们兼顾的事情太多,比起搞创作的手艺人,更像焦头烂额的小老板。市场、审查、档期……全部都要考虑好,一子错,则像《红毯》和《摇太阳》那样,满盘皆输。电影观众不自由。我们走进影院,未必是被电影吸引。更多时候,只是在为信息茧房、社交货币而买单。看什么,什么时候看,能不能看完整版,都无法由自己决定。当你真金白银买了票,想维护常识,呼吁良好的观影环境,还会被说成“高高在上”。电影院不自由。最难的时候过去了。可生存仍然没有着落:在没有节日、票补、返乡潮的日常里,上座率低得可怜。为了生存,没有人再为艺术发电,更多的排片,要让给财大气粗的头部电影。甚至影院也要开拓业务了:球赛直播、午休服务……我们越来越不理解:为什么看似形势一片大好,但就是无法回到过去?许多电影引进了,又好像没引进。你无法及时了解到它们的动态。更不能再无所拘束地谈论它们。你还在意电影。但电影的表演、审美、故事,变得越来越最不重要。比起这些。谁能占领火爆档期。谁敢砸钱争取排片。谁更懂传达主流意志。才是一部电影能曝光、被嘉奖的理由。今天Sir不仅想为撤档的《红毯先生》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打气。希望它们都在合适的档期,找到心意相通的观众。同时也希望。有一天,我们的市场,不再被好大喜功的赞美淹没,容得下忠言逆耳的批评,和一切基于创作而不是正确,让电影回归电影的言论;有一天,我们的电影,不再是闭门造车的狂欢,可以扬帆起航,开放地参与全球竞争、共同进步。最后。请允许Sir改造一下,一位导演在柏林电影节说的话:愿我们无法被封锁的思想。还能抵达每一个尊重电影、珍视电影的人。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:老板娘没有假期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